发展职业教育,我们在行动


随着社会各类新兴产业的发展,职业教育的地位目前在我国具有着显著的上升趋势,然而,职业教育在广大群众中却始终还受到刻板印象的影响,一定程度上难以被高度认同,甚至被视为“学生差”的代名词。关于其前世今生的嬗变,以及其飞速发展的缘由是一件并非偶然的事情,它的进步,正是我国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重要标志。


image.png

一、职业教育的偏见 

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职业教育并不被广大家长及学子看好和认同,在唯分数至上的大环境中,就读职业学校意味着自身的学习水平不高、学习能力不强,与高等院校无缘,甚至会随着社会闲散人群堕落。

职业教育一度在社会各界群体中被视为是传统教育中学子晋升的淘汰品,是一种"低层次教育"的体现。这种观念不但潜移默化地不断影响着一代代学生与家长,使其谈之色变,并以此为耻,更为社会各界指摘接受职业教育的群体提供了一把无形的利刃。


image.png


可以说,不少职业教育下的群体因为这种偏见而深受其害,学历似乎成为了他们在社会中寻求实现自我价值的一块绊脚石,即便想要证明自身的能力,也被许多限制学历的领域而拒之门外。

显然,这种偏见无论是对于个体还是集体都是并不合理且亟待调整与改善的,将教育无形的“阶层化”事实上也是对社会群体进行等级的划分,如此行为是严重违背了我国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相应要求。


image.png


值得欣慰的是,职业教育背后所值得开发的广阔前景已经开始被国家深度发掘,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大,对于提升职业教育地位,规范职业教育准则也被提上日程并有条不紊的展开工作。

二、职业教育的规模

其实职业教育的发展壮大是一个长期努力的过程,国家早已深刻认识到了职业教育在推进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意义,并始终给予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相持平的待遇,二者在学历上完全对等的,理论与实践必须是有机结合的才能构筑其完善的创新体系,故而二者间并不存在优劣之差。


image.png


早在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在中央和各地的关注推动下,中国职业教育体系就已经开始不断完善,办学模式也不断进行创新。招生规模和毕业生就业率再上新台阶,驶上发展快车道。

具中国财经网报道:2023年7月6日上午,国新办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有关情况。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会上答记者问时表示,目前,我国已建成全世界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中高职学校每年培养1000万左右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技术技能人才。

《人民日报》2023年7月4日第五版也明确报道:目前,全国职业学校共开设1300余个专业和12万余个专业点,基本覆盖了国民经济各领域。调查数据表明,在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一线新增从业人员70%以上来自职业院校毕业生。


image.png


如此庞大的规模完全可以证明我国对于建设职业教育体系是高度重视的,而从结果来看,职业教育的发展也不负众望,在新兴产业高速发展的当下一路高歌猛进,为广大接受其教育的学子提供了远大于从前的发展空间。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其中最根本的在于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当今社会,需要技术型人才,更需要有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英雄不问出处,况且职业教育从来与高等教育有着同等的地位。

三、职业教育前景及国家政策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其中最根本的在于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当今社会,需要技术型人才,更需要有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英雄不问出处,况且职业教育从来与高等教育有着同等的地位。

截止至2020年,我国中职毕业生就业率连续10年保持在95%以上,高职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超过90%。在现代制造业、新兴产业中,新增从业人员70%以上来自职业院校。为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全国组建了56个行业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1400个职教集团。3万多家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基本形成产教协同发展和校企共同育人的格局。


image.png


而放眼当下,国家对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扶持只增不减。

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

《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达到50个左右,试点城市的突破和引领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在全国建设培育1万家以上产教融合型企业,产教融合型企业制度和组合式激励政策体系健全完善,各类资金渠道对职业教育投入稳步提升,产业需求更好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逐步形成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

职业教育的发展自始至终都是在顺应国家发展的潮流,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职业教育的未来也有着明确的前进道路。

四、结语

无论在社会群体中职业教育目前是何种状态,但就本质的变化而言,职业教育早已蜕茧成蝶,在国家扶持和自身努力下,为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完善了整条人才输送链,而职业教育下所囊括的各个专业,也都逐渐在市场中具有了不俗的竞争能力。

 特别声明: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留言进行删除

上一篇: 国民健康 合理膳食
下一篇: 最后一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