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学习型社会重点任务》相关答复


一、《任务》出台背景


image.png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学习型社会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指出“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中国将“努力发展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为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了继续教育在教育强国建设中的重要价值,指出“要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促进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不断提高国民受教育程度,全面提升人力资源开发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学习型社会的构建,意味着知识的优化与更迭在不断辐射到各个群体,也为培养大批创新型人才提供了巨大的突破口。

创新型人才的诞生只是一个开始,唯有提高受教育程度并终身学习,才能最大限度地为国家输送对口专业型的人才。


二、《任务》研制过程


image.png


教育部高度重视《任务》研制工作,按照任务领域分别成立工作专班,并先后组织专家赴上海、浙江、江苏等地调研,多次组织召开调研座谈会,听取地方教育部门、院校、研究机构、社会团体意见建议。通过整理分析实地调研和座谈调研情况,全面总结梳理已有工作基础和差距,了解掌握各方需求,形成相关调研报告。

秉承着“广泛征集、培育为主、重在建设、成果推广”的推进思路,《任务》经过不断整合、讨论与完善,最后终于顺利落成,这是教育部及相关部门充分了解现状、结合实际情况而决定的,具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教育改革的推进为非学历教育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但也提出了终身学习的必要要求,这是顺应时代发展及科技进步的必然选择,是专精技能及提高素质的明确指示,是为拓宽成才之路,以技报国的首要任务。


三、《任务》部署的总体思路和原则


image.png


《任务》部署建立在学习型社会图景的绘制基础之上。经综合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口规模结构变化和教育强国建设进展,参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学习型城市关键特征框架,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设计了以中国亭子为原型的学习型社会图景。

《任务》把教育数字化作为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倍增器”,聚焦关键单元和重点群体,点线面结合、近中远统筹,推动各种教育类型、资源、要素多元结合,调动社会上一切可利用的学习资源,打通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各环节,完善政府统筹、教育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全民终身学习推进机制,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构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终身学习服务体系,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学习型社会的构成,为更多的人群提供了机遇与挑战,全民文化水平及思想道德的不断提升,使得整个社会进入了良性竞争循环的状态,这也加速推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与转型。不仅如此,在这个良性竞争的环境中,全民综合素质的提升还伴随着社会整体氛围的改善。越来越多的人群较之从前更有能力去胜任与自己学习范围相符合的职业。

四、《任务》主要内容


image.png


《任务》包括加强新时代学习型城市建设、推进县域社区学习中心建设、推进学历继续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推进非学历教育改革创新、探索三教统筹协同创新路径等五大任务。

其中,三教统筹协同创新旨在按照“集中资源、率先突破、带动整体”的原则,在地方和院校的不同层面,探索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的具体路径,有效联通和整合教育资源,协同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优势互补的育人体系。

在各项技术不断优化进步的当下,我国各个产业链条中既需要有研发能力的专家团队,又离不开有实操技能的技术人才,唯有二者密切结合,才能够使得产业整体蓬勃发展,增进收益。

五、《任务》明确目标 


image.png


加强新时代学习型城市建设:

1.2023年以加入全球学习型城市网络的10个城市为示范,全面启动。

2.2024年以直辖市、省会及计划单列市为引领,稳步扩面。

3.2025年提质扩面,覆盖东中部地区50%左右、西部地区30%地市级城市。

推进县域社区学习中心建设:

1.2023年全面推进县域社区学习中心建设。

2.2025年基本实现县(市、区)社区学习中心全覆盖。

推进学历继续教育教学改革创新:

1.2023-2025年,每年培育100个左右学历继续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案例,推动学历继续教育综合改革走深走实。

推进非学历教育改革创新:

1.2023-2025年,每年培育100个左右非学历教育改革创新工作案例,推动非学历教育全面规范管理、提高质量

探索三教统筹协同创新路径:

1.2023-2025年,每年培育50个左右高校创新探索案例和若干地区整体推进三教统筹协同创新探索案例,探索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的具体路径,有效联通和整合教育资源,协同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优势互补的育人体系。

《任务》涵盖范围广、细化程度深,将不同领域的教育有机整合,统筹发展,充分调动了已有的教育资源,为不同群体的人才提供了对应的发展方向和进步方案。

六、《任务》贯彻落实的下一步措施


image.png

《任务》落实离不开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参与。

其中将主要从以下四点进行:

1.加强组织领导。

2.加大政策支持。

3.积极培育建设。

4.加强总结推广。

《任务》中从多方强调主动作为、加强统筹、综合协作的重要意义,从上层指示到下层落实,明确任务目标、增强经济扶持、拓宽教育途径,才能够更进一步地早日实现《任务》中的预期目标。

七、结语

从《建设学习型社会》重点任务可知,未来将是一个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时代,无论处于何种状态,唯有在自身已有基础上精进水平、深挖内涵,才能屹立于时代的洪流中并谋求自身价值。

 特别声明: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留言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