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70岁以上老年人一小时救护圈
近日,国家卫健委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4302号建议(《关于建立70周岁以上老年人一小时救护圈的建议》)进行了具体答复,就其建议内容进行了详尽的回应与解答。
一、工作现状和进展情况
在答复中,国家卫健委委明确表示了对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高度重视,支持构建多方联动机制,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和医联体建设,完善信息沟通网络,为包括老年人在内的全体人民提供优质高效全面的医疗卫生服务。2023年,我委会同相关部门开展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试点工作,将老年人作为重点人群,提供疾病预防、诊断、治疗、营养、康复、护理、健康管理等一体化、连续性医疗卫生服务。
做好老年人的医疗服务保障工作是健全社会体系的重要一环,而完善基层服务网络更是重中之重,对于老年人身体健康和膳食营养的合理规划与安排,往往需要的是一个集体的努力,健康指导师这一职业的焕然登场,为老年群体带来了全新的生活体验。
二、关于所提意见的答复
1.构建多方联动机制。2019年,国家卫健委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关于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要求探索开展远程实时查看、实时定位、健康监测、紧急救助呼叫等服务。2023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要围绕区域协同和上下联动,统筹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医疗联合体、医养结合、防治结合等工作,促进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整合化。
老年人的健康能够得到保护,既需要医疗机构制度的不断完善,也需要社会层面将健康监测与危机防护作为重点。
健康指导师的存在就显得尤为重要,该职业旨在对目标群体进行慢性病的预防、营养、身体活动、心理、中医养生、康复以及健康教育、健康方面的检测、分析、评估咨询、指导和危险因素干预。
在这一点上,健康指导师的职责完美契合了现今各部门对老年人健康保障的重要指示。不仅如此,健康指导师还有着考取条件适中这一优势,对于有意愿投入这一事业的群体相对友好。
2.加强属地对基层诊疗机构的指导。国家卫健委持续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促进县域医疗卫生资源下沉。目前,18个省份827个试点县中,建立县域医共体超过1600个,符合紧密型标准的占比达到77%。
随着试点的增加,基层诊疗机构对相关人才的需求持续上涨,同时,对于老年人而言,相关机构的服务质量也应当是逐渐向好发展。
在这点上就更加凸显出健康指导师存在的重要意义,对老年人的关照,医养结合是重点,除了接受治疗,在日常生活中的提前预防也是不容忽视的,健康指导师所能做的即是保障老年人拥有更良好的生活习惯及更合理的膳食结构,唯有在上游做好疏通工作,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小下游的压力,这也正是健康指导师的又一重要价值。
3.构建分级诊疗服务网络。《意见》强调,加强分工合作,促进分级诊疗,推进城市医疗联合体、县域医共体建设。医疗联合体建设中,市级医院以业务合作、人才培养、技术支持等为纽带,加强与区级医院的分工协作,探索区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一体化管理等多种形式,形成以市带区、区社一体、多元化的发展模式,完善连续通畅的双向转诊服务路径。
4.打造信息沟通网络。2022年,我委联合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印发《“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规划》,提出开展重点人群智能服务行动,完善全国老龄健康信息管理系统,推进数据统一接入,实现数据共享、业务协同和统一监管。
三、下一步工作目标和计划
1.继续加强社区医院建设,推进“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和社区医院建设,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能力和康复护理水平
2.持续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和医联体建设,推动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由试点阶段转入全面推进阶段,促进基层医疗卫生高质量发展。
3.不断完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功能,畅通数据共享通道,提升健康医疗大数据联通共享水平,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
四、结语
综上,关于老年人的健康护理,国家卫健委仍在不断完善措施、优化制度、调节资源,最大限度地保障有关文件落地。
国家卫健委倾力将各个环节紧密结合,从上层指示到基层行动,整个流程严格遵照相关政策,在完备的制度下,健康指导师这个行业才得以繁茂生长,并拥有着极大的可供开拓的蓝海。
特别声明: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留言进行删除